海水淡化與海水軟化的區別
海水淡化簡單來說即咸水淡化,直觀的表象是降低了水質的電導率,主要是為了降低水的鹽度。海水軟化顧名思義即硬水軟化,跟電導率沒有直接的關系,主要是為了降低水的硬度。
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。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,可以增加淡水總量,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,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。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。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、電滲析法、蒸餾法、反滲透法,目前應用反滲透膜的反滲透法以其設備簡單、易于維護和設備模塊化的優點迅速占領市場,逐步取代蒸餾法成為應用較廣泛的方法。
從大的分類來看,主要分為蒸餾法(熱法)和膜法兩大類,其中低多效蒸餾法、多級閃蒸法和反滲透膜法是全球主流技術。一般而言,低多效具有節能、海水預處理要求低、淡化水品質高等優點;反滲透膜法具有投資低、能耗低等優點,但海水預處理要求高;多級閃蒸法具有技術成熟、運行可靠、裝置產量大等優點,但能耗偏高。一般認為,低多效蒸餾法和反滲透膜法是未來方向
海水軟化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鈣、鎂、碳酸氫根和硫酸根離子,這使得海水淡化過程中在淡化裝置的換熱管壁或膜表面會有硬垢CaSO4和軟垢(CaCO3及Mg(OH2)形成,造成傳熱效率或膜通量降低,影響設備的正常操作。因此在海水淡化預處理階段對海水進行軟化,除去其中的鈣鎂離子,這對于設備長期穩定操作,節省能量和降低成本都有重要意義。